那一早,他醒了。
不,他整夜未眠,又何来醒呢?
窗帘外一丝微弱的晨光透了进来,
它炫耀般说着,看,我是多么的明朗,努力!
又看看你自己,真可笑!
傻子伸手想在黑暗中抓住希望。
看到的却是他那黑乎乎肮脏的五指,
从没看过比这五指更污浊的东西了。
他想呐喊,救救我!
可是喉咙封住了声音!
他听到了笑声!
不错,笑声!
那是高低不一,从各方传来,出自于很多嘴巴的笑声。
他是多么的废物。
谎言,虚伪是他的衣裳,
懦弱,忧郁是他的真实,
善良,坚持是他的言语,
堕落,是他的心。
本人只是个普通的生物。昵称狗狗,因为本人酷爱狗这种生物。是个故事迷,只要是故事性的书籍,电影,电视剧,动漫,漫画,歌曲都爱。总的来说,就是兴趣都离不开故事,赖床睡觉除外。热爱的书籍有福尔摩斯,小王子,银孔雀,文学少女,咆哮山庄等等。平时有什么感想,趣事,加上有好的网路的情况下,就会把那些东西丢在这里,上传时间不固定。如果有话要,留言板和回复专栏请便。谢绝一切广告,谢谢。
一些喜欢的歌
Tuesday, 21 July 2015
傻子的一生
奇怪的要求
我一直都挺喜欢枫叶的,奇特的形状,火辣辣的颜色,像白天时候的星星。春天时,青绿绿的,清新翠绿;转到秋天时,叶子就会从绿转至黄,最后变成红红的叶子。可是毕竟居住的国土并没有四季,所以没机会看见枫叶。
曾经有个前辈问过,我要去韩国公干些日子,你要什么样的手信?
我说,韩国?那你可以带些枫叶回来吗?
枫叶?
是啊,那种红色的。可是我去的时候不是秋天,可能不会有红色的枫叶。
啊,那其他的颜色的也没关系。
不过那位前辈还是没把枫叶带回来。一些日子过去了,在我失望之际,一位与母亲亲近但很少电联的六七十旬前辈朋友忽然来了通电话。从小,那位前辈便与家母是谈得来的朋友,她待母亲如女儿,她俩常谈得不亦乐乎,而我也常在场,不说话,只是舒服地静坐在旁听,不过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我也想不起她们当时说了些什么。那位前辈在电话里说到,在日本的女儿几天前回来了,帮我带回了些去年我要求的枫叶,让我们去她家一趟,于是乎,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枫叶。前辈她在于咱母女俩寒暄时,诉说着她家里的情况。亦提到女儿把那叶子带回来时的经过,怕那干燥的叶子被行李压碎了,所以把那两片叶子藏在书本里带回来的。当时,我也向她请教了参加合唱团数十多年来的心得。不久后,我俩便8离开了。
之后,我把那两片红叶用塑料薄片衫套了起来,当书签用。
今年?月,那位好心的老人家往生了。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和她的谈话,虽然谈不上十句以上,但那一次也是我们之间谈过最多话的时候了。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没有这般奇怪的要求,也许可以给他们少带些麻烦。不过至少那一次那一项奇怪的请求,我还是为之而感欣慰。它让我可以与那位前辈交流,让忙碌的母亲与她有一次久违了的对谈。那也是最后一次了。
执笔于 21日7月2015
PS: 珍惜与身边人的相处时间,他们的来去往往都无法预料。
解忧杂货店
注:这是篇评论。
第一次读到这样的一本书,他是悬疑没错,可是里头不再是东野圭吾常见的本格推理故事,里头有密室,但没尸体,有动机,但没有恶念,有加害者,但对象不是受害者。东野圭吾这次的作品,体现出与社会观颇有出入的加害者的善良与社会中的无奈。这次东野先生并不在挑战难测多变的本格推理,而是令人感动的穿越,故事铁链般地环环相扣,从以前至今,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通过细心的婉约和冲动的犀利字句,创造消烦解忧的浪矢杂货店的创始人和误打误撞地“接手”杂货店的犯罪者,两方于助人立场出发,皆诠释着”客人”们处境,一方像泥鳅般解释着“客人”的所在,画着一点也不靠近终点的善意,另一方者毫无保留的指出“客人”该走的道路,在没有意识下写出“客人”心里的答案。解忧愁的浪矢杂货店给予的不是答案,而是指示。该怎么做?取决于”客人们“自己。颇为有趣的是受到后者指示的“客人”巧妙地圆滑了浪矢杂货店”主人“的犀利。那一天,他走了,三十三年后的那一天,他们出现了,于是浪矢杂货店复活了,牵绊着杂货店的众人的命运。
那一天,他走了,三十三年后的那一天,他们出现了,于是浪矢杂货店复活了,牵绊着杂货店的众人的命运。那一天,前客人把感谢的意念传到了杂货店主人 的手上;同一天,”光顾“的客人也从现任”主人“那得到了救赎。这也是个有趣的地方,在本书里没有解释信件穿越的原委,让他更显神秘。
故事的最后也采用了精简的叙述,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画上了句点。
Sunday, 21 June 2015
我家“阿牛”
先来点简单的介绍吧!
姓名:Hangug
性别:男
岁数:28岁
生日:2011年六月份
喜欢的食物:鸡胸肉
喜欢的颜色:红色
昵称:阿牛
之所以会被叫成阿牛,是有缘由的。。。
Hangug,原本指的是韩国(Hangul),因为想到韩国人努力拼命的工作态度, 想让娇小的他身体健康,有着很顽强的生命力,才取的名字,可后来考虑到可能会有些不敬,就把“L”改成了“G”,不过念起来还挺像的。可后来Hangug, Hangug 的叫久了,就习惯性的把后面的名字抽出来,并在前面加了个“阿”。于是就变成了方言的”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