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喜欢的歌

Saturday, 14 June 2014

星期日的早晨



那个早晨,写作的早晨。

与星期一至六与众不同,这一天不需要七早八早与周公分离,可以悠哉地睡到自然醒。懒散的赖在床上,看着被电风扇吹得摇摆的窗帘所透露出的腼腆晨光在天花板上优美的舞姿,脑空白的呆望着,今天是星期日。
赖床赖了一段时候拖着懒散的骨头依依不舍的离开温暖的被子。洗把脸,一杯伯爵茶,书架上的一本书,悠闲的日子开始了。
在没有压力的这一天,生活变得自由,自由的生活,清晰的思维,创作的天地。
那一天,也是星期日。
我一直都在找时间,身为一位学生我必须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上课,课外活动和学习上,所以并没什么时间做其它的事情,至少我一直来都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便过着只是上课,下课后也只为学习努力,顶多也只是看看电视节目打发时间,从不像其它同龄的学生一样学学点课外的技能,就这样度过了平淡的童年。
上了高中二年级后,班上换了个中文老师。这位老师每隔段时间都会有个特别的任务交给我们——作文。作文在读书生涯是学生常遇见,再普遍不过的功课,可我为什么说它特别呢?不同就在于题目的风格有了微妙的变化。
变成了描写文。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描写文。小学写作文时,老师说过写描写文需要丰富且生动的词语,自认没天分,所认识的华文生字又少的我从不碰描写文,所以在有的选择下一直都在避免它。从不为它动脑筋,就这样上了高中。
虽然题目我并不记得了,可是那次是第一次。中文老师只给了一个题目,这次没得选了。
这是第一次为了写作文作了那么多的努力。
为了要写出一篇不差的作文,我第一次为了写作文而查词典,找着适当的形容词,名句和成语。还特地把妈妈厚重且已结尘的成年词典从“藏书阁”里搬了出来。写那篇文章我用了一整天,光找资料参考就用了整个星期六,夜里休息时脑海里满是词典里文字。脑海里朦朦胧胧地浮现无数个疑问,我应该挑选哪些成语?应该如何运用刚学到的成语呢?应该用哪些描写手法呢?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把作文写得更精彩?
醒来后,我不在犹豫不决,举起原子笔开始了第一篇潜藏着灵魂的文章。
那个早晨,我似乎抛开了没用的胡思乱想,踏出了为自己所设制的约束,脑袋里全都是生字,句子的结构和眼前的文章。那一种非常专心的感觉真的很好。从那天起,我为了完成老师给的功课而屡次面对写描写文的考验,可是一旦第一次把心里的围墙打破后,下一次就更简单了,对自己的文章也更有信心了。
写作不需要天份,需努力。